馬克龍訪華,聲響很大,時間長達三天。很顯然,他是帶著重要目的來的!然而,這次馬克龍訪華又有兩個“意外”事件發生。
第一個“意外”:馬克龍邀請了一位“不速之客”——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為啥說馮德萊恩是“不速之客”?
因為中國并未主動邀請其訪華,她是被法國總統馬克龍給邀請來的。所以,4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宣布:經中歐雙方商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將于4月5日至7日訪華。發言人并未表示馮德萊恩是應邀訪華,而是經過中歐雙方協商。
對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訪華,中國的態度非常清楚:不拒絕,但也不積極。不拒絕,是因為中國一直是敞開懷抱,歡迎任何一方來華溝通。當然,前提是得有誠意。
譬如,美國總統拜登想給北京打個電話,現在卻打不通了,原因就是美國對中國沒有誠意。不積極,是因為一直以來馮德萊恩對華都沒有體現出足夠的善意,在發展中歐關系方面,歐盟委員會在馮德萊恩當了領導人之后一直不積極。
歐盟不積極,中國當然也不能太積極。那么,這次馮德萊恩來華有誠意嗎?經馮德萊恩訪華是缺乏誠意的,這更像是一次蹭流量。她哪怕在來華之前,她也是對中國進行批評,并號稱來華施壓,試圖讓中國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改變立場。
對此,中方當然不可能給予符合歐洲利益的回應。但是,兩個原因讓中國在馮德萊恩訪華問題上順水推舟:第一個原因是,馮德萊恩是馬克龍邀請來的,中國得給馬克龍這個面子;第二個原因是,中國在對歐發展關系方面是積極的,因為全球“新冷戰”是否爆發,關鍵就在與中歐關系是否穩定。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一旦中歐關系也發生了中美一樣的尖銳對立,那么“新冷戰”必然會爆發了。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有必要拿出胸懷與誠意來和歐盟溝通,所以馮德萊恩訪華中國是順水推舟、靜觀其變。
2023-04-14 09:46:01
2023-04-14 09:27:44
2023-04-14 14:07:51
2023-04-14 10:04:20
2023-04-14 09:10:10
2023-04-13 14:19:41
2023-04-13 09:47:03
2023-04-13 09:58:05
2023-04-13 14:04:39
2023-04-13 14:13:50
2023-04-13 09:36:43
2023-04-13 09:22:26
2023-04-12 15:13:08
2023-04-12 09:00:56
2023-04-12 09:37:30
2023-04-12 09:27:43
2023-04-12 09:17:12
2023-04-12 09:46:24
2023-04-12 09:08:50
2023-04-11 15:52:45
2023-04-11 09:47:07
2023-04-11 09:20:05
2023-04-11 09:31:26
2023-04-11 09:51:51
2023-04-07 09: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