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最近幾天的表現,簡直絕了!得給他點個千斤贊!
為什么給他如此大的鼓勵?因為,在過去幾十年里,也就過去幾天是法國最像戴高樂時期的法國。而且,如果馬克龍能堅持住,以后都像這幾天的表現那樣,那馬克龍將會彪炳史冊,成為第二個令世人尊重的法國總統,也就是法國第二個“戴高樂”。
那么,馬克龍最近干了什么,能讓我們如此評價他呢?
就在過去今天,馬克龍干了三件事,并且引發了歐洲主要領導人的深度共鳴:
第一件事:馬克龍宣稱法國不再依賴美國、不再做美國的“跟班”
馬克空做出上述表示,不是在回去之后,而是在訪華結束返回法國的飛機上。馬克龍做出這樣的選擇,釋放了他在訪華三天的重大信息,從中國身上,尤其是從中國最高領導人身上吸收了巨大的能量與勇氣。對發過來來說,這種能量與勇氣至關重要,有了這種能量與勇氣,再結合馬克龍過去幾年的感受,尤其是過去一年在俄烏問題上法國為首的歐洲國家吃了大虧,這一切就產生了化學反應。這個化學反應,再和過去法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歷史呼應起來,馬克龍這樣的表現就不難理解了。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得出,習主席的政治智慧的確是高超精妙,這四兩撥千斤撥得太好了!
第二件事:馬克龍呼吁歐洲也不應做美國的“跟班”
馬克龍訪華結束后,回到法國接受了法國《回聲報》和美國《政治報》網站專訪。馬克龍在采訪中說,在很多問題上,法國和歐洲不能再當美國“跟班”了,歐洲應該成為“第三極”,必須為爭取戰略自主而戰,否則將被歷史淘汰。
馬克龍這話顯然是有清晰邏輯的。原因很簡單,一旦法國和美國站在一起反華,那么這個世界將只有兩個陣營,世界將變成“新冷戰”的兩極世界,到時候歐洲還有自我嗎?還能自立嗎?如果歐洲都無法自立,法國將更難自立。很顯然,訪華期間,馬克龍理解了這一點。
馬克龍這番話,很快就獲得了呼應。首先是法國經濟、財政和工業與數字主權部部長勒梅爾力挺馬克龍:“總統的主張絕對正確!不能因為法國是美國盟友,我們就必須‘反對中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也表態支持說:“馬克龍的想法并非個例,相當多的歐洲領導人正在像馬克龍一樣思考。”很顯然,馬克龍的這番話絕對不止他一個人的心聲,而是包括很多西歐國家的領導人,否則西班牙的首相也不會在下半年上任歐盟主席國之前率先訪華與中國溝通。這也就是說,馬克龍的呼吁,實際上是獲得了西歐國家的多國響應。
關于這一點,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馬克龍高調做了一系列宣布后,與馬克龍一起訪華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經接近一周沒有在社交媒體上發聲了。這到底是傷自尊了還是憋大招呢?還是兩者兼而有之呢?
2023-04-14 09:46:01
2023-04-14 09:27:44
2023-04-14 14:07:51
2023-04-14 10:04:20
2023-04-14 09:10:10
2023-04-13 14:19:41
2023-04-13 09:47:03
2023-04-13 09:58:05
2023-04-13 14:04:39
2023-04-13 14:13:50
2023-04-13 09:36:43
2023-04-13 09:22:26
2023-04-12 15:13:08
2023-04-12 09:00:56
2023-04-12 09:37:30
2023-04-12 09:27:43
2023-04-12 09:17:12
2023-04-12 09:46:24
2023-04-12 09:08:50
2023-04-11 15:52:45
2023-04-11 09:47:07
2023-04-11 09:20:05
2023-04-11 09:31:26
2023-04-11 09:51:51
2023-04-07 09:20:55